写作要想写得好,引经据典必不可少!大家为大伙整理出了一些,《人民日报》文章中的金句,快和大家一块学起来!
1、适用主题:人民至上
民心所向,忧之念之;民康物阜,盼之行之。
摘自:进步为了人民进步依赖人民
爱人者,人恒爱之;敬民者,民恒敬之。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共,任何想把中共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、对立起来的企图,都是绝不会得逞的!
摘自:“一直同人民想在一块、干在一块”
“天下顺治在民富,天下和静在民乐”,消除贫困、改变民生、逐步达成一同富裕,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需要,是中共的要紧使命。
摘自:全方位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
2、适用主题:党性修养
明代思想家袁了凡在《了凡四训》中写道:“1日不知非,即1日安于自是;1日无过可改,即1日无步可进”。“不知非”就会停滞在“自是”之中而不知“改过”,更遑论有所精进。维持“君子检身,常若有过”的警醒,坚持问题导向,准时检视发现自己不足,做到知耻而后勇,才能不断滋养初心,增进勇毅前行的动力。
摘自:用出色传统文化正心明德
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锤炼人格是共产党员的必学课,修好这门必学课,要靠时刻砥砺初心使命。群众的双眼是雪亮的,不只看干部如何说的,更看他们是如何做的。所谓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”,党员干部只有拥有坚强的党性、高尚的人格才能真的给大家以思想上的正确引导和行为上的好示范,说话办事才有影响力和号召力。
摘自:锤炼人格是党员必学课
3、适用主题:树立志向
“为学须先立志。志既立,则学问可次第着力。立志不定,终不济事。”
摘自:大思政课,总书记心中的一件大事
“计利当计天下利”,既要维护我们的利益,又要尽己之力来成人之美,积极践行“达则兼济天下”,努力做到“美美与共,天下大同”,这是中国先贤们追求的理想境界。
摘自: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注入中华文明智慧
志之所趋,无远弗届。国内GDP达到114万亿元,稳稳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、第一大工业国、第一大货物贸易国;“北斗”全球组网、“九章”异军突起、“嫦娥”飞天揽月、“天和”筑梦天河……一项项不凡收获,勉励大家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、骨气、底气。
摘自:奋力拼搏 笃行不怠
来源:学习大国
免费学习资源(关注可获得最新开课信息)








